实验室纯水的分类及应用分别是什么
点击: 次 时间:2017-01-05 10:54
随着实验用的分析系统灵敏度的提高,对水的纯度有了更高的要求。实验室纯水可分为4个常规等级:纯水、去离子水、实验室Ⅱ级纯水和超纯水。
1、纯水:纯化水平最低,通常电导率在1-50μs/cm之间。它可经由单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、反渗透或单次蒸馏制成。典型的应用包括玻璃器皿的清洗、高压灭菌器、恒温恒湿箱和清洗机用水。
2、去离子水:电导率通常在1.0~0.1μs/cm之间。通过采用含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床离子交换制成,但它有相对较高的有机物和细菌污染水平,能满足多种需求,如,清洗、制备分析标准样、制备试剂和稀释样品等。
3、实验室Ⅱ级纯水:电导率<1.0μs/cm,总有机碳(TOC)含量小于50ppb以及细菌含量低于1CFU/ml。其水质可适用于多种需求,从试剂制备和溶液稀释,到为细胞培养配备营养液和微生物研究。这种纯水可双蒸而成,或整合RO和离子交换/EDI多种技术制成,也可以再结合吸附介质和UV灯。
4、超纯水:这种级别的纯水在电阻率、有机物含量、颗粒和细菌含量方面接近理论上的纯度极限,通过离子交换、RO膜或蒸馏手段预纯化,再经过核子级离子交换精纯化得到超纯水。通常超纯水的电阻率可达18.2MΩ-cm,TOC<10ppb,滤除0.1μm甚至更小的颗粒,细菌含量低于1CFU/mL。超纯水适合多种精密分析实验的需求,如高效液相色谱仪(HPLC),离子色谱(IC)和离子捕获-质谱(ICP-MS)。少热源超纯水适用于像真核细胞培养等生物应用,超滤技术通常用于去除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,如热源(结果为<0.005IU/ml)以及无法检测到的核酸酶和蛋白酶。
引申阅读:说明水质的相关参数
在水中,将距离1cm的两片表面积为1cm2大小的电极加以通电,来监测两极间的导电率,通过所加电压和测得的电流能够获知两极间的电阻值,这个数值在水质分析中通常被称为电阻率或比电阻,其单位用MΩ.cm(megaohm-centimeter)来表示。电阻率的倒数称为导电率或电导率,用μs/cm(microSiemensper centimeter)来表示。这两个参数是表示水的纯度的最常用参数。将自来水中的离子去除,会使得电阻率值升高(导电率降低),单并非无限制的增加,这是因为部分水分子会电离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,其电阻率值极限值18.248MΩ.cm(25℃)。此外,电阻率值会随着水的电离常数而改变,因而会受到水温的影响。例如:25℃的超纯水,其电阻值为18.2MΩ.cm,但在0℃则为84.2MΩ.cm,100℃则为1.3MΩ.cm。在25℃附近,当温度上升1℃,其电阻值将下降0.84MΩ.cm。因此,多使用补偿至25℃的电阻率值来做衡量标准。
此外,像总有机碳含量(TOC),热源内毒素含量,细菌含量,颗粒含量,微生物含量,总溶解固体含量(TDS)等也常常被用作补充说明水质的重要参数。因此,水的纯度标准通常由以上这些参数的一项或几项来综合说明、分级。
上一篇:液相色谱仪常见十九种故障排除方法介绍 下一篇:实验室样品分离与提纯常用方法介绍